本帖最后由 云中雁 于 2021-2-20 09:41 编辑
我的奶奶
文丨赵瑞成
我奶奶有四个儿子,七个孙子,十一个孙女,两个女儿,四个外甥,四个外孙女,可以说多子多孙。在这些孩子中我是最小的一个,且从小就身体弱,不爱吃东西,爱感冒,长得弱小。但奶奶非常疼爱我,那时也没有什么好吃的,只有鸡蛋是营养品,煮、煎、炖、在那时是最好吃的东西。小孩子都馋,真可以用“狼多肉少”这个词来形容,每一次奶奶都会特意把好吃的好喝的留一点给我。 那个年代每家每户都是大家庭,兄弟、妯娌们共同生活在一座房子里,养的小鸡还没有人的眼多,可以说看着小鸡下蛋。由于我体弱多病,需要补充营养,有一天,鸡刚下完蛋,奶奶就捡回来放进锅里,刚要煮给我吃就被娘发现,怪奶奶偏心,有鸡蛋都顾我,有好吃的总是偷着给我吃,奶奶说我身体弱需要营养,可是娘不听她老人家的解释……奶奶为了我不敢和娘吵,只能自己偷偷地哭,这些事都记在我脑海里,每每看见鸡蛋就想起奶奶对我的好,至今难忘! 如今,虽然奶奶离世多年,但是她的长相,举止言谈,为人处世让我记忆深刻。奶奶是大个儿,长挂脸,眼睛非常有神,小嘴,牙齿非常好,常穿带大襟的大褂,短发,小脚,走路东摇西晃。寒冷的冬季,一手拄着拐棍,一手用袖口捂住嘴,怕寒风入口咳嗽……虽然去世多年,但是她那慈祥的面孔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。
我的爷爷很早去逝,就奶奶带着四个儿子相依为命。奶奶年轻的时候靠缝缝补补,给别人干活挣点米来维持生活。小的时候奶奶经常给我讲她过去的生活苦难,说我们赶上好的时代了,头几年吃糠咽菜,现在能够吃上净粮净米的了。 后来奶奶年龄大了,自己很难维持生活,就得在四个儿子家轮流着生活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她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,冬天寒冷,奶奶行动也不大方便,连续五年的春节都是在我家过的。我父亲是木匠,能挣点钱,比别人家的条件好,过春节时候能多买点好吃的,我们都喜欢奶奶来我家一起过春节。过春节有奶奶在,会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,增添一些年的喜庆,“老幼同乐,生活不错”,小的时候生活贫困,但是春节的时候有奶奶陪伴却幸福满满。 那年秋天,父亲正在山上收秋,叔叔来找父亲,说奶奶在他家里病得很严重,父亲就把奶奶接了回来!找医生看过后说老人岁数大了,用药也没有多大希望……父亲说只要有一口气就给她用药,坚持用了三天药,奶奶醒过来了,一天比一天好起来,也能吃饭了,但是大小便不能自理。父亲像对待孩子一样地护理她,她又在我家过了一个幸福的团圆年! 等到来年春天,奶奶看见父亲太操劳了,就坚持去了三叔家。但是当病情再次加重时,再好的医生也没能使她好起来,就在那年的二月二日奶奶走了……父亲厚葬了奶奶,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孝道。而奶奶虽然走了很多年,她老人家的举止言谈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!
提示
本平台刊发或转载的作品,只是为了传播,并不代表我们的观点! (本文图片源自网络) 责编丨谭纯慧 复审丨吕眉洁 校对丨刘玺娜 诵读丨杨 洁 制作丨萧协章
点下面链接,看作者更多精彩
作者简介赵瑞成 1975年生,汉族,残疾人,小学文化,酷爱文学。常在《残政》《辽宁文学》《木楼梨花》《爱的传递》等及报刊和多家平台发文,共发表文章三百多篇,现在正在江南文艺平台上发表长篇小说,长达二十四万字,共八十篇章的《错爱》。 人生格言是:用顺其自然的心态,去过随遇而安的生活,快乐过好每一天!
诵读者雨 娘 原名:杨洁,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、中華诵读会会员、中国傩戏学会会员、中国音乐家协会戏曲声乐研究会会员;江苏省导演学会会员、南通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;原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文联驻会副主席。
|